今天飞秒号带你认识中考语文试题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解决方法,下次遇到的话,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下面,跟着飞秒号一起了解吧。
- 1、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
- 2、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介绍
- 3、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 4、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 5、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飞秒号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

当半个学期结束后,就意味着语文期中考试来了,希望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现在开始做语文期中考试的试题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一
一、选择题。(5分)
1、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这句话属于( )描写。
A、环境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外貌描写
2、傣族人家至今( )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A、 井然 B、依然 C、安然 D、截然
3、“旁逸斜出”一词中“逸”的意思是( )
A、安乐 B、逃跑 C、散失 D、超过
4、《鲁滨孙漂流记》一文的自者是( )。
A、契诃夫 B、安徒生 C、笛福 D、马克•吐温
5、“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为”的意思是( )
A、 为,谓 B、做,行 C、因为 D、变成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都反映了沙俄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
2、《一夜的工作》文中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
3、《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而写的演讲稿。 ( )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子舍予。《北京的春节》一文写出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
5、“哦!您,您就是——”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话未说完。( )
三、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5分)
yán jùn qún dōu tóu xián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 ( ) ( ) ( ) ( )
2、给下面每个字组两个词。(5分)
歉( )( ) 鼎( )( ) 躁( )( )
峻( )( ) 鸿( )( )
3、填空。(7分)
(1)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 ,其实是无异于 。《门外文谈》
(2)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 是唯一
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3)人们用“ ”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4) 门前流水尚能西。
(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 。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 ,要看到 ,要提高 。
4.我会选词填空。(4分)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无论……都…… 既然……就……
(1)雷锋叔叔( )离开了我们,( )他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2)( )哪一门学科,( )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5、按要求写句子。(9分)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2)我班全体同学通过并讨论了这次诗文诵读计划。(修改病句)
(3) 雷雨来了,像有一千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雷雨来了,像 ,又像 。
六、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12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jiàn jiān )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 pū pù )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 姿态 姿势 )与娴熟( 技巧 技能 )。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1、“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2、用“√”在文段中选择恰当的读音和词语。(2分)
3、写正月初一,作者主要运用 表达方法。(2分)
4、在除夕这一天人们主要做那些事情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来。(至少写四项活动)(2分)
5、片断中的我最喜欢的词语有“ ”、“ ”这两个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 ,这里饱含着。(4分)
(二)《蒙娜丽莎之约》选段(12分)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jīn)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大概( ) 奇异 ( ) 柔和( ) 涂抹 ( )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蒙娜丽莎的脸颊、 、
、 、 等部分。(4分)
3、划双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
(4分)
4、“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这两名话写出了我 的心情。(2分)
(三)课外阅读。(16分)
突袭而来的夏日风呜呜叫着,时而紧贴地面,将街头的纸屑高高扬起,时而窜上天空,将一朵朵黑羊般的云驾赶到一块。于是,天色迅疾阴沉下来。
顷刻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急雨如箭,行人躲在屋檐下,仰望着墨泼的天空。
就在这时,“叮铃铃……”驶来一辆辆棕色的三轮车,它们像惊涛骇浪中浩荡而来的小船。
“上车……每位两元。”三轮车工人迎着风雨呼喊。
困在雨中的行人争先恐后登上车。棕色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唱着欢乐的歌。
“叮铃铃……”一位最年轻的三轮车工人,蹬着车,绕城一圈后就要返航了。
霎时,他仿佛忆起大街拐角处,还有三双忧郁的眼睛。他们蜷缩在屋檐下,小小的单衣早被雨水溅湿,只有紧搂在怀中的小书包还没有沾上一滴水。想到这里,年轻的三轮车工人在风雨中义无反顾地调转了车头……
“叔叔……我,我们……没钱……”三个小孩可怜的声音在颤抖。
谁说我们认钱不认人年轻的三轮车工人愤怒地大叫我不要钱这沙哑的声音撕开雨帘,在与暴雨的碰撞中闪着光芒。
在这座被夜色笼罩着,被短暂的暴雨统治着的小城中,这辆三轮车严严地垂下了湿透了的帆布,载着三个小孩,穿过风雨,向前驶去,一路上留下一串新歌。
1、认真读读短文,请给本文加一个题目。(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2分)
瞻前顾后——( ) 开朗——( )
3、用简短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4、文中两次写到了三轮车的“歌”,但“歌”的含义有所不同。请写出来。(4分)
第一次“歌声”暗指
第二次“歌声”暗指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4分)
七、习作。(40分)
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就像一场多彩的梦!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你在哪一方面感受最深请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一说,表达出真情实感。字数在450。题目自拟。
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二
一、字词练习
1、 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横线。(2分)
挑拨离间(jiān jiàn) 门神尉(yù wèi )迟恭的画像
购物券(juàn quàn ) 参(cēn cān shēn)差斑驳
2、联系语言环境,给下面句子中的拼音标上正确的声调。(2分)
在学习中,总会碰到一( y i )些困难,但只要我们不( bu )怕困难,迎难而上,一( y i )切困难都不( bu )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你说是不( bu )是如果不( bu )信的话,你可以亲自试一( y i )试,通过实践,你会认识这一( y i )真理。
3、写出下面读音是“ju”的字。(2分)
家( ) 抗( ) 戏( ) 临危不( )
4、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5分)
同心( )力 日( )月累 五彩斑( ) 尺( )寸阴
浮想( )翩 画蛇( )足 棋( )对手 宾客( )门
(1)、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 )地保护地球。
(2)、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只有( ),我们的知识才能不断丰富起来。
5、先用“望”组成六个词语,再分别填入下文中:(3分)
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他给爷爷写信,( )爷爷能来接他回家,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等待着。半年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信,他很( )。一年后,家里捎来信,说爷爷死了,凡卡彻底( )了。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6分)
(1)[ A ] 醇chún美 [ B ] 浙zhè江 [ C ] 勉强qiǎnɡ[ D ] 恶劣lüè
(2)[ A ] 戈ɡē壁 [ B ] 史册cè [ C ] 尴尬ɡà [ D ] 综zònɡ观
(3)[ A ] 趣qù味 [ B ] 徇xún私 [ C ] 配给jǐ [ D ] 附fù近
(4)[ A ] 恢弘hónɡ [ B ] 气魄pò [ C ] 露lòu出 [ D ] 撞zhuànɡ破
(5)[ A ] 干涸hé [ B ] 刹shà那 [ C ] 挽wǎn救 [ D ] 运载zài
(6)[ A ] 一幅fù [ B ] 尽jǐn管 [ C ] 纤xiān弱 [ D ] 俊jùn秀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6分)
(1)[ A ] 吹佛 [ B ] 额头 [ C ] 烛光 [ D ] 蜿蜒
(2)[ A ] 栽花 [ B ] 辩认 [ C ] 聚集 [ D ] 开拓
(3)[ A ] 改革 [ B ] 丝绸 [ C ] 拐杖 [ D ] 膝黑
(4)[ A ] 弘伟 [ B ] 罕见 [ C ] 长廊 [ D ] 面颊
(5)[ A ] 扶老携幼 [ B ] 浓妆淡抹 [ C ] 前抑后合 [ D ] 壮丽巍峨
(6)[ A ] 汗流浃背 [ B ] 恍然大悟 [ C ] 豁然开朗 [ D ] 无优无虑
4、把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选出来。(2分)
(1)不悦 [ A ] 高兴;愉快 [ B ] 使愉快 [ C ] 姓
(2)银装素裹 [ A ] 颜色单纯;不艳丽 [ B ] 本来的;原有的
[ C ] 素来;向来 [ D ] 本色;白色
5、下列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2分)
(1)[ A ] 盎然春色:洋溢;盛 [ B ] 突兀森郁:高高地突起
[ C ] 闭息凝视:注意力集中 [ D ] 小心翼翼:严整有秩序
(2)[ A ] 光洁绚丽:色彩华丽 [ B ] 烛光摇曳:拖;拉;牵引
[ C ] 婉言谢绝:美好 [ D ] 变化多端:方面;项目
6、下列词语中“穷”只有一个与“变化无穷”中的“穷”意思相同,把它选出来。(1分)
[ A ] 贫穷 [ B ] 穷尽 [ C ] 穷苦 [ D ] 穷困
7、下列词语中“计”只有一个与“千方百计”中的“计”意思相同,把它选出来。(1分)
[ A ] 设计 [ B ] 计算 [ C ] 计策 [ D ] 计较
8、下列词语中“举”只有一个与“举世闻名”中的“举”意思相同,把它选出来。(1分)
[ A ] 举一反三 [ B ] 举国上下 [ C ] 举棋不定 [ D ] 举足轻重
二、画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依次订正在括号内。(4分)
1.南辕北辙 绿草如阴 万事具备 能言善辨 尺璧寸阴( )
2.买椟还珠 百尺杆头 揠苗助长 费寝忘食 老生常谈 ( )
3.言简意赅 变本加利 驰名中外 目不瑕接 门廷若市 ( )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4.5分)
1.前两个字重叠的: 、 、
2.描写文娱活动中演员表现的: 、 、
3.形容世界杯开幕式场面的: 、 、
四、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1.用“严”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括号内。(7分)
爸爸对我的要求一向很( )。有一天,爸爸向我推荐了一篇文章,内容主要写:李大钊在革命形势非常( )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他被捕后,敌人对他( )拷打。最后,被敌人害死。读了文章后,爸爸要我讲给他听。我笑嘻嘻地讲着,一点也( )。爸爸用眼睛瞟了我一眼,我却没认识到问题的( )性,还是笑嘻嘻地讲着。爸爸用( )的语气说:“听,别讲了。李大钊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仍( )党的秘密,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可你还嘻嘻哈哈的,真是太不应该了!”听了爸爸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5分)
(1)中国乒乓球竞技水平(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乒乓球界不断地进行着技术创新。
(2)岳家军纪律严明,将士们( )自己忍饥挨饿,( )侵占百姓的一粒粮食,而且他们作战勇猛,屡屡击败金兵,( )赢得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誉。
3.围绕“毕业话题”写话。(5分)
(1)马上就要毕业了。李亮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准备送给班主任刘老师。你能帮他写几句赞美、祝福老师的话吗李亮还要求用上排比句呢!先想一想,再写下来。
(2)小学即将毕业,你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请你为母校设计一条广告语,宣扬学校的特色。(不要超过20字,要有个性)
五、综合改错。(7分)
4月的一天,我和爸爸去拜访溱湖湿地公园,一路上,《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等宣传标语不时映入眼帘。来到溱湖,只见岸边桃红柳绿,湖面碧波荡漾,在阳光下仿佛有无数可怕的精灵在跳动。会船表演开始了。湖面上立刻热烈起来,一条条会船争先恐后,生怕掉在别的船后面。看完表演,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身边的游客也叹息不已。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介绍
(一)古诗赏析(4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 11.国破或:破(2分)
12.C(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4.破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三)古诗文阅读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11.(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答案 :10.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11.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一、观沧海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2、诗的颈联(三)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潮平两岸阔(2分)(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2、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3.略。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4、.思念故乡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4、《钱塘湖春行》描绘了钱塘湖春天怎样的景象
5、.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行”字为线索(春行也可)早春美景 2. 最爱 3.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4。春水初涨、莺飞燕舞、春花渐开、春草初萌的早春景象。
5.“几处”“谁家”,使读者意识到不是处处早莺争暖,不是家家燕子衔泥,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6.“渐欲”“才能”是极有分寸的, 乱花仅处于渐欲迷眼的阶段,马蹄踏过的还是初生的春草,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7.本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深秋晚景图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漂泊之感,离别之情。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本诗是一首写给好友王昌龄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切之情。
六、夜雨寄北 ———李商隐
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2.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七、、泊秦淮 (杜 牧)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
八、浣溪沙 晏殊
1.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词 词牌名 2.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九、望岳 ———杜甫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__
2.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5、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山北 山南 2.A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4、 高大巍峨5、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十、春望 ———杜甫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2、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3.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4、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5、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答案】1、.国破或:破 2、.破 满目凄然 3、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4、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5、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十一、使至塞上 ———王维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答案】(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 诗人孤独、思乡 (2)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十二、游山西村 ———陆游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答案】1、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2.C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 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思想感情:
蕴含哲理: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刘禹锡白居易2、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蕴含哲理: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十四、赤壁 ———杜牧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4、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3、周瑜 李商隐 4.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十五、过零丁洋 ———文天祥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和,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2、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 3、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一、观沧海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2、诗的颈联(三)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潮平两岸阔(2分)(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2、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3.略。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4、.思念故乡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4、《钱塘湖春行》描绘了钱塘湖春天怎样的景象
5、.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行”字为线索(春行也可)早春美景 2. 最爱 3.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4。春水初涨、莺飞燕舞、春花渐开、春草初萌的早春景象。
5.“几处”“谁家”,使读者意识到不是处处早莺争暖,不是家家燕子衔泥,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6.“渐欲”“才能”是极有分寸的, 乱花仅处于渐欲迷眼的阶段,马蹄踏过的还是初生的春草,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7.本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深秋晚景图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漂泊之感,离别之情。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本诗是一首写给好友王昌龄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切之情。
六、夜雨寄北 ———李商隐
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2.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七、、泊秦淮 (杜 牧)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
八、浣溪沙 晏殊
1.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词 词牌名 2.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九、望岳 ———杜甫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__
2.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5、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山北 山南 2.A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4、 高大巍峨5、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十、春望 ———杜甫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2、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3.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4、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5、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答案】1、.国破或:破 2、.破 满目凄然 3、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4、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5、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十一、使至塞上 ———王维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答案】(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 诗人孤独、思乡 (2)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十二、游山西村 ———陆游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答案】1、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2.C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 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思想感情:
蕴含哲理: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刘禹锡白居易2、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蕴含哲理: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十四、赤壁 ———杜牧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4、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3、周瑜 李商隐 4.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十五、过零丁洋 ———文天祥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和,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2、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 3、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__
【答案】 (一)1、C2、《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3.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种字体()
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
【答案】 B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答案】 (1)答案: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评分:答对两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评分:情感愿望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