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号中的这篇文章是关于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1、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四个单元内容
- 2、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试大纲
- 3、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试形式
- 4、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是不是有二试?
飞秒号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四个单元内容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四个单元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中医基础理论35分、中药学35分、卫生法规10分、中医诊断学35分、方剂学35分。包含大多数的中医基础学科,考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不过有些考生对这块内容不是很重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少,造成得分低的情况。
2、第二单元:诊断学基础40分、药理学35分、针灸学35分、中医经典20分、传染病20分、伦理学10分。相对比较容易拿分的科目:针灸学、伦理学,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伦理学都能得一半的分数。
3、第三单元:中西医内科学150分。中西医内科学一门科目150分,足以看出其重要性,其中病例型试题A2、A3和A4型题占总分近60%。
4、第四单元:中西医结合妇科学50分、中西医结合外科学50分、中西医结合儿科学50分。考试难度适中,属于临床科目的考察,考题比较倾向于中医内容。学习这三个科目(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时,需要重点复习每个疾病,总结其特点。
考试类型: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历考试、基本操作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选择题题型。
分为A型和B型题,共有A1、A2、B1三种题型。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综合笔试部分采取标准化考试方式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由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试大纲
一、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
(二)病证诊断能力
(三)确立治法的能力
(四)选方与用药能力
(五)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
(六)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
(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孔最
2.列缺
3.少商
4.合谷
5.曲池
6.肩髃
7.迎香
8.地仓
9.下关
10.天枢
11.足三里
12.条口
13.丰隆
14.公孙
15.三阴交
16.地机
17.血海
18.神门
19.天宗
20.听宫
21.肺俞
22.膈俞
23.胃俞
24.肾俞
25.委中
26.秩边
27.承山
28.昆仑
29.至阴
30.太溪
31.照海
32.内关
33.大陵
34.外关
35.支沟
36.风池
37.阳陵泉
38.悬钟
39.行间
40.太冲
41.期门
42.命门
43.大椎
44.百会
45.水沟
46.中极
47.关元
48.气海
49.神阙
50.中脘
51.膻中
52.四神聪
53.夹脊
(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毫针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
3.其他针法操作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叩刺
4.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起泡)
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1)偏头痛
(2)落枕
(3)中风
(4)哮喘
(5)呕吐
(6)泄泻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虚脱
(12)高热
(13)抽搐
(14)内脏绞痛
(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撩法
2.一指禅推法
3.揉法
4.摩法
5.推法
6.按法
7.拿法
三、中医常见病证测试范围
1.感冒
2.咳嗽
3.哮病
4.喘证
5.肺痨
6.心悸
7.胸痹
8.不寐
9.胃痛
10.呕吐
11.腹痛
12.泄泻
13.痢疾
14.便秘
15.胁痛
16.黄疸
17.头痛
18.眩晕
19.中风
20.水肿
21.淋证
22.癃闭
23.郁证
24.血证
25.消渴
26.内伤发热
27.虚劳
28.痫证
29.中毒
30.痹证
31.腰痛
32.乳癖
33.脱疽
34.肠痈
35.崩漏
36.痛经
37.绝经前后诸证
38.盆腔炎
39.胎漏、胎动不安
40.产后发热
41.不孕症
42.肺炎喘嗽
43.小儿泄泻
44.水痘
45.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46.桡骨远端骨折
47.颈椎病
48.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西医临床技能测试范围
(一)内科体格检查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二)基本操作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1.外科洗手
2.戴无菌手套
3.手术区消毒
4.穿脱隔离衣
5.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
6.伤口换药
7.脊椎骨折搬运
8.长骨骨折简易固定
9.心肺复苏术
10.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三)常用辅助检查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1.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
(2)典型心肌梗死
(3)心肌缺血
(4)过早搏动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6)室性心动过速
(7)心房颤动
(8)房室传导阻滞
2.X线片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气肿
(3)胸腔积液
(4)气胸
(5)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6)长骨骨折
3.实验室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
(Z)红细胞沉降率
(3)血氨
(4)肝功能(ALT、AST、γ-GT、胆红素)
(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β2-微球蛋白)
(7)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9)血清钾、钠、氯
(10)淀粉酶
(11)心肌酶(CK、LDH)
(12)抗链球菌溶血素O
(13)甲胎蛋白
(14)类风湿因子
(15)漏出液、渗出液
(四)常见西医病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五)常用急诊急救知识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五、西医常见病种测试范围
1性上呼吸道感染
2性气管-支气管炎
3.慢性支气管炎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支气管哮喘
6.肺炎
7.肺结核
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9.心力衰竭
10.心律失常
(1)室上性心动过速
(2)过早搏动
(3)心房颤动
(4)房室传导阻滞
11.高血压病
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3性胃炎
14.慢性胃炎
15.消化性溃疡
16.溃疡性结肠炎
17.胃癌
18.肝硬化
19性胰腺炎
20.细菌性痢疾
21.病毒性肝炎
22性肾小球肾炎
23.慢性肾小球肾炎
24.肾病综合征
25.尿路感染
26.慢性肾衰竭
27.缺铁性贫血
28.再生障碍性贫血
2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1.糖尿病
32.类风湿关节炎
33.脑梗死
34.脑出血
35.癫痫
36.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37性阑尾炎
38性胆道感染
39.乳腺囊性增生病
40.前列腺增生症
41.盆腔炎
4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3.围绝经期综合征
44.子宫内膜异位症
45.小儿肺炎
46.小儿腹泻
47.流行性腮腺炎
48.桡骨远端骨折
49.颈椎病
50.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试形式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查六部分。
考生持“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准考证”应考,并根据准考证上所注携带必需物品(如本人有效身份证、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和着装要求(公共卫生类的考生请勿穿裙装和高跟鞋参加考试)。考试基地设候考厅,考生在候考厅等待考试,等待考试过程中不得外出,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考试基地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是不是有二试?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有二试。
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简介。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经注册取得由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保健活动。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于9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
2、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次数。
2023年执业医师考试笔试采取“一年两试”,在开展一年两试的考区西医类临床执业(含助理)和中医类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考生,通过实践技能考试但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笔试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形式:
1、实践技能考试。
实能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历考试、基本损伤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
2、医学综合笔试。
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选择题题型。分为A型和B型题,共有A1、A2、B1三种题型。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
综合笔试部分采取标准化考试方式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由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